▲ 苦路是由獅子門開始,終點站在聖墓堂,共十四站 ▲
▲ 獅子門 ▼
▲ 第一站,是主耶穌受審及被判死刑的羅馬城堡所在地,
現為穆斯林學校奧瑪利亞中學,所以並沒有對外開放 ▲
▲ 第二站,聖方濟會的禮拜堂。
是主耶穌被羅馬士兵鞭打的地方。
被鞭打是因為他自稱是王!
其後主耶穌被戴上荊棘作冠冕,並背著十字架開始走上了苦路 。▲
▲ 第三站,波蘭禮拜堂。耶穌背著十字架第一次跌倒的地方 。
耶穌由於在第二站時被鞭打得已遍體麟傷,而背上重重的十字架,跌倒是必然的事,
在整段苦路中,主耶穌共跌倒三次。▼
▲ 第四站,亞美尼亞天主教禮拜堂,距離第三站不遠,
是主耶穌與他母親瑪利亞相遇的地方。 ▲
▲ 第五站,聖方濟會的祈禱室。
受鞭傷的主耶穌背著重重的十字架,來到這裡已筋疲力盡,
所以羅馬士兵吩咐一名旁觀者西利奈人西門替主耶穌背十字架。
起初西門並不願意,但後來卻被主耶穌所感動而成為主耶穌門徒之一。 ▲
▲ 第六站,一名少女維羅妮迦替主耶穌抹去面上的汗 ▲
▲ 第七站,耶穌第二次跌倒的地方 ▲
▲ 第八站,希臘修道院的牆壁上的拉丁十字架所標記。
在苦路的沿途上,有很多主耶穌的追隨者看見被折磨的主耶穌而哭,
但主耶穌卻轉過來安慰耶路撒冷的婦女:
「耶路撒冷的女子,不要為我哭,當為自己和兒女哭 ... 因為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,那枯幹的樹將來怎樣呢?」(路 23:28) ▲
▲ 第九站,耶穌第三次跌倒的地方 ▲
▲ 大家在第九站看見多個十字架,便嘗試背起十字架並拍照留念,
所以在這裡逗留的時間也不少 ▲
▲ 遠處是聖墓教堂的屋頂及半圓形的後殿,即主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 ▲
▲ 第十站:主耶穌被剝去外衣的地方 ▼
▲ 聖墓堂,苦路的第十站至十四站都是在這裡發生 ▲
▲ 第十一站,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
這裡要進入聖墓堂後,往右邊的窄長梯級上去才看見;
但卻被眾多遊人擠在一起而阻礙視線,什麼也看不到,所以往天花去拍,作為標記。
原來在這幅壁畫下有一主壇標記著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。 ▲
▲ 第十二站,耶穌死在十字架上;
「耶穌大聲喊著說:以利,以利,拉馬撒巴各大尼?」
就是說:「我的神,我的神,為什麼離棄我?」(馬太福音 27:46)
一個以東方風格裝飾的希臘祭壇。
立在加略山的岩石上,位於昔日主耶穌與兩個強盜同釘十字架的地方。
在基岩內下面,有一大裂縫是昔日耶穌死時地震所留下來的。
在這裡同樣有大批遊客在排隊,然後在壇下跪拜! ▲
▲ 第十三站,膏抹石,耶穌從十字架上被取下來,被放在這上面作安葬前的處理。
這裡同樣令我吃驚的是眾多遊客擠往前爭著摸摸這大石,
什至把一袋袋的東西放在上面,像要被祝福般! ▲
▲ 第十四站,這是耶穌被埋葬及復活的地方。
同樣又是有眾多遊客在排隊進入聖墓參觀,
但我卻被穿透聖墓上教堂頂的光線所吸引,
那神聖感覺似乎會比排隊進入聖墓堂更好! ▲
總括而言,在苦路的參觀過程是失望的,原因是在欠缺導遊的講解,又在充滿商業味道及熙來攘往的遊客的街道上參觀,並未能感受當中神聖的感覺!
相反,另一記念主耶穌被埋葬及復活的地方花園塚卻更見有意義。花園塚位於耶路撒冷的舊城外,是一休靜的花園,是一個默想和崇拜的好地方,我們亦在這裡舉行記念主的聖餐儀式!
▲ 花園塚,至 1892 年由一群英國基督教徒買下,成立花園塚協會。
時至今天仍有不少人(包括基督徒)認為這裡是主耶穌被埋葬和復活的地方。 ▲
▲ 花園塚內分了多個小小區域,讓不同的朝聖團來到這裡敬拜與默想 ▲
▲ 看!這石崖像什麼? — 骷髏頭!
於 1833 年,英國將軍查理士哥頓 Charles Gordon 駐守耶路撒冷,
他常常探望美國殖民區的創建人 Horatio and Anna Spafford,
他們的家位於舊城的北牆之上,
從那裡向北觀望可看見北面的石崖,形狀好像骷髏頭,
所以哥頓便認定這是聖經所說的「各各他」;
即髑髏地(太 27:33,可 15:22,路 23:33,約 19:17 ),拉丁文就是「加略山」Calvary▼
▲ 在山丘旁有第一世紀遺留下的猶太人墳墓,只葬過一個人。
我們進入墓室,除了看見一個空空的屍體擺放區外,
最使我感動及安慰的字句是掛在門上的
‘ He is Not Here, For He is Risen ’ — Because He Lives! ▼
聖墓堂與花園塚兩者雖有其根據為主耶穌埋葬和復活的地方,在我個人來說,我相信花園塚多一點,但這並不重要,而我們應看重的是那千真萬確的事實 — 神差祂的獨生子,降世為人,流血捨命,為世人作代罪羔羊,完成了神的救贖計劃。當天耶穌被釘十字架死亡,三天後復活,成為永活主!哈利路亞!
資料參考:
http://synnwang.blogspot.com/2008/11/via-dolorosa-1.html
http://synnwang.blogspot.com/2008/12/via-dolorosa-2.html
http://www.heraldmonthly.ca/newspaper/web/articleView.php?date=201204&id=870
http://www.marksir.org/2010/03/holy-sepulchre-garden-tomb-1883charles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